进入青岛丰东官网
A股代码:002530
参与 GB/T34883-2017 离子渗氮国家标准制定
全国服务热线
400-6577-217
行业资讯

提高耐磨耐蚀性:气体氮化工艺的工业应用实践

时间:2025-05-19  来源:本站  作者:青岛丰东热处理 点击:258次
 一、等温渗氮工艺(常规渗氮法)

1. 工艺参数

- 温度范围:500510

- 保温时间:48100h

- 渗层深度:0.450.60mm

- 表面硬度:≥900HV

2. 工艺控制要点

1747619789522214.jpg

3. 冷却方式选择

- 精密零件:炉冷至180200℃出炉

- 普通零件:450℃以下快冷

4. 工艺特点

- 优势:变形小、操作简便、硬度高

- 局限:渗层浅、周期长、脆性大

- 典型应用:高精度、高硬度要求的精密零件

 二、两段渗氮工艺

1. 工艺参数对比

1747619797179027.jpg

2. 工艺优势

- 效率提升:比等温渗氮缩短1/3时间

- 性能改善:

  - 硬度梯度平缓(降低3050HV

  - 减薄脆性白亮层

  - 渗层深度增加

3. 适用场景

- 较深渗层需求零件

- 结构简单的硬表面零件

- 兼顾效率与质量的批量生产

 三、三段渗氮工艺

1. 温度控制曲线

3.jpg

2. 各阶段作用

1. 一段渗氮:

   - 建立表面氮浓度饱和层

   - 形成高硬度氮化物

2. 二段渗氮:

   - 提高扩散速率(温度↑+分解率↑)

   - 加速渗层生长

3. 三段渗氮:

   - 优化表面氮浓度

   - 平衡硬度与脆性

3. 工艺特点

- 最高效:显著缩短工艺周期

- 最深层:可获得更厚渗层

- 注意点:

  - 变形量略大于两段法

  - 工艺控制难度较高

 四、三种工艺综合对比

1747619814109942.jpg

 五、关键工艺控制建议

1. 预备热处理:

   - 优先采用调质处理

   - 普通件允许正火处理

2. 温度控制:

   - 允许偏差±10

   - 推荐采用多区控温系统

3. 质量检测:

   - 通过随炉试样确定渗层深度

   - 定期检测白亮层厚度(建议≤20μm

4. 工艺选择原则:

   - 精度优先→等温法

   - 效率优先→三段法

   - 均衡选择→两段法

 六、典型问题解决方案

1. 表面脆性过大:

   - 增加终期扩散处理时间

   - 控制氨分解率≥70%

2. 渗层不均匀:

   - 检查炉气循环系统

   - 优化装炉方式

3. 硬度不足:

   - 核实一段温度控制

   - 检查氨气纯度(≥99.8%

(注:所有工艺参数需根据具体材料、零件结构和性能要求进行调整优化)


+更多

公司动态

+更多

行业资讯

在线客服
在线客服
返回顶部